|
发布: 2014-11-2 1:22:00 点击: 831 |
楼主
[精华]
[锁定] [解锁]
[编辑] [删除]
[引用] |
邮戳不大清,但应该是辛亥菊月二十六日寄出 http://baike.baidu.com/view/415403.htm
王金铭(1880年—1912年),字子箴,山东武城人。辛亥革命烈士。早年以武卫军学兵,累迁至新军二十镇二营管带。在当时民主思潮影响下,与冯玉祥等组织武学研究会,藉以开展革命活动。1911年,武昌起义后,在滦州与第一营管带施从云联合二十镇统制张绍曾奏请清政府速召国会,成立责任内阁;又与第六镇统治吴禄贞密谋武装起义,进军丰台,终以事泄而失败。1912年1月3日,联合施从云等再度举行武装起义,成立北方革命军政府,被举为都督,后在进军天津途中战败被执,不幸牺牲。
生平纪事 1880年出生于山东省武城县老城镇东屯村一个农民家庭里,八岁入本村私塾就读,十六岁入洪瑞钱庄当学徒。 1898年,十八岁的王金铭,在天津小站参加袁世凯组编的新军当兵入伍,不久即被提升为副目,颇得长官赏识,送入讲武堂学习,1899年毕业后提升为正目(班长)。1904年,擢升为北洋常备军第二镇第三协第七标前营左哨哨长。1905年,调任北洋常备军第五镇第十八标一营前哨哨官。1907年,任由徐世昌统率的第一混成协(协统王化东) 某标第一营帮带,驻防新民府(今辽宁省新民县)。 1908年,王金铭结识了同盟会员刘瀛凡,接受了孙中山先生的民主革命思想,立志革命。1910年春,与同在第一混成协任帮带的冯玉祥、施从云等人共同发起组织了“武学研究会”,以读书研究军事学科为名, 秘密开展推翻清王朝的革命活动。 同年9月,任第二十镇第七十九标第一营帮带, 后升管带。1 911年,他和天津“北方革命协会”的白雅雨等取得联系,筹划武装起义,并发起成立了“山东同乡会”,从事募捐活动,筹集资金, 秘买枪械。同年9月,调驻滦州,后与二营管带施从云、同盟会代表白毓昆等积极响应武昌起义,于1 91 2年1月2日宣布滦州独立,成立“北方革命军政府”。王金铭被推为大都督,施从云为总司令,张建功为副都督,冯玉祥为参谋总长,原州衙改为军政府,废除宣统年号。 本封很可能是辛亥年九月调驻滦州前由北京寄达。 1912年3月, 北京市革命协会为了追念王金铭的英雄业绩,决定将其遗骸移葬山东故里。中华民国成立后,冯玉祥任陆军检阅使,驻北京期间,于中山公园为王金铭立戎装铜像,以作纪念。铜像的底座写着:“辛亥革命滦州起义之大都督王金铭烈士像。” 1932年,冯玉祥隐居泰山,征得多方支持,在泰山普照寺辟地三亩,主持修建了“泰山滦州起义烈士祠”,将王金铭,施从云等阵亡将士灵位供于正面殿堂,全国许多知名爱国人士题词致挽。 1937年5月26日,南京国民政府分别于北京西山和山东泰山举行了隆重的国葬典礼,追任王金铭为陆军上将。 |
|
交易推荐:暂无交易推荐 |
仰天大笑出门去,岂笑我辈蓬蒿人! |
|
|
发布: 2014-11-2 13:25:00 点击: 0 |
板凳
[编辑] [删除]
[引用] |
=== 以下是引用 山岱王 泉友在 2014-11-2 8:44:00 的发言:=== 缅怀烈士。 ========================================== 是啊,能够留下烈士的尊荣,确实还是很难得的。 |
铜元支持 guojunrui 泉友的回复 |
仰天大笑出门去,岂笑我辈蓬蒿人! |
|
|
发布: 2014-12-15 7:14:00 点击: 0 |
3楼
[编辑] [删除]
[引用] |
=== 以下是引用 山岱王 泉友在 2014-11-2 8:44:00 的发言:=== 缅怀烈士。 ========================================== 值得尊敬 |
铜元支持 晨曦松涛 泉友的回复 |
宽以待人 严于律己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