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布: 2014-1-6 19:34:00 点击: 812 |
楼主
[精华]
[锁定] [解锁]
[编辑] [删除]
[引用] |
湖南省十文铜元的一眼法(二) 湖南光绪元宝中心凹花与平花的区别(12) 湖南光绪元宝中心花在不好区别是平花或是凹花时,我们可以从下面的局部图来分析: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1,从“宝”字亦可分出:我们从“宝”字的“缶”与“宝”字的宝盖勾可轻松地分出,它们之间的区别是:凹花的缶撇连下横,而平花的不连。凹花的宝盖勾低,而平花的高。从其“贝”部的左上角亦可看出,凹花是开口的,平花是合口的。 2,从“光”字的最后一笔可以看出:离横远的是凹花,离横近的是平花。 3,从“绪”的“幺”部的点可看出,点不连上的是凹花,点连上的是平花。 湖南小字“铜元当十”,其高低满文的区别(20) 湖南小字“铜元当十”,在邬谱中只有一个面(即G面),其背有4、5、6三个背,即我们常说的“卷须龙”(也有叫六尾龙的)、“直须龙”(也有叫五尾龙的)和“大龙珠”(也有叫七尾龙的),即:G-4、G-5和G-6,评级都是C级。这是邬谱的又一个大错误。因为,4、5的面与6的面是不能混为一谈的,它们之间也没有混配。也就是说,实际上,只有G-4和G-5,没有G-6。“6”的面是另一个。 桂谱把这两个面分别称为:高满文(邬谱中的G面)和低满文(大龙珠的正配面,即邬谱中的6号龙的正配面)。请参看下面对比图: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这是它们不同的细部的对比图。图1是低满文,图2是高满文。 左图是“省”字的对比,看其“目”部,低满文无上横,高满文有上横。 中图是“光”字的对比,低满文其第三笔高,指向竖笔。而高满文其“光”字第三笔低,指向角。 右图是其满文“南”的对比,低满文的“南”字的末笔比“元”字的撇低,高满文的则比“元”字的撇高。 湖南另类小湘中的点户和撇户的背龙的区别一眼法(30) 湖南另类小湘中的点户和撇户的背龙,粗看好象是同一种大清龙,但仔细对比却不是同一种。有些泉友虽然已分清其是两种不同的龙,但对其是否是对调版,老是记不清,经常搞混。现介绍一种简单的一眼法,既好记,又不易搞混。 下面是其背龙的对比图: 左边是点户的背龙,右边是撇户的背龙。请看它们各自的左上角的局部放大图,这些放大图都是其龙的左上腿,左边的龙腿的龙鳞都是点状,而右边的龙腿的龙鳞有少量点状,而最显眼的是弧形线状的龙鳞,因此,有些泉友把它们分别称为:点臂龙和云臂龙。也就是说,点户--点臂龙,撇户--云臂龙。我们只需记住第一点,即点--点即可,其它就不用记,这样你什么时候都不会稿错,也不会搞混。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湖南大小湘的一眼法(11): 湖南中心湘的“湘”字有多种不同,其中比较关键的是如何区分“小湘”的问题,因其对调版较少,并且与其它一些似是而非的所谓的“小湘”很相似,下面我们试分析一下其“湘”字的种类,请看下图: 请注意“湘”字的“目”部中心两横的写法。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图1是左连湘,图2是两连湘.另,请注意图3与图4,其“湘”字的“木”部,较图1和图2的“木”长(“木”的中竖较“目”下部长),我们称它为“长木湘”,它是八尾龙的正配面。 图3是一般的“长木湘”,图4是“小长木湘”。它们除了大小不同之外,其“钱”字的“金”部上两横有远近之分。图5是另一类的“小湘”(背为光绪年造中有点的大清龙,其面版即我们说的点户和撇户的面,其“湘”字“目”部的中间两笔横连左不连右,桂谱把其称为“连左湘”),图6是真正的“小湘”(其“湘”字的“目”部中横左右不连,桂谱把其称为“不连湘”)。 另,请注意它们的“钱”字 这是不同中心“湘”的“钱”字对比图,它的数码与上面图例的数码是相对应的,最后一个是真正的“小湘”,其特点是“钱”字“金”部的右点小,且与“戈”横连,其它是不连的。 |
|
交易推荐:暂无交易推荐 |
厚德载物 厚积薄发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