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布: 2014-4-21 11:04:00 点击: 1441 |
楼主
[锁定] [解锁]
[编辑] [删除]
[引用] |
玉文化源远流长,很多爱好者因为得一件古玉而兴奋不已,但古玉实在不那么好得,更何况现在高仿横行,一不小心就会被“捡漏” 高仿古玉,也不错,也是站在古玉的角度去加工,从中也能看到古玉的影子,也能参悟出很多东西。但古就是古,仿古就是仿古,不是真神,把它夸成天也只是凡人而已。 更有甚者,高仿都不是,甚者仿品都不是,就会被称为老的,古的,明清的,民国的,让“古董”情何以堪。 我们都习惯说,个人感觉是老的,个人看法是新的,我觉着这样说既不心诚也不科学。何为新何为老,如何新如何老,哪里新哪里老?判断新老总有依据,总有脉络可查,判断时为何不一一道来。 前几天参加了次交流会,和老友交流时颇有心得。 这几天整理了些古玉细细品味,又整理出一些高清图片,发在论坛,希望这些图片中反应的古玉特征能够为古玉爱好者提供参考和帮助。 图片从整体到细节,从实用器到把玩观赏器,从片状到疙瘩,从刀工到拉丝磨制,包浆,沁色具有表达。希望大家细细品味。因为有些图片是朋友提供,请大家不要询问价格。
|
铜元支持记录:无为 +100 铜元 +100铜元精华奖励 2014-4-22 8:35:00
|
查看所有记录>>>
|
|
交易推荐:暂无交易推荐 |
QQ:55862692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