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论坛开办邮票板块以来,大家对于邮票的热情也开始上涨,小弟看到无论是会员自助拍卖还是论坛的月拍、年拍,都有邮票藏品上拍,小到价值几元的毛票,大到千元的金猴、梅兰芳等。邮票的价值评判和大伙儿玩的铜圆略有差别,不仅版别要好品相不能掉色染色,背胶也是影响其价值的一个重要品相因素。背胶是否是原胶,还是下水二胶,是否有贴,都会直接影响到邮票的价格和价值。 受网站之托和大伙的信任,小弟出任邮票版块的版主,觉得在邮票交易蒸蒸日上之时,有必要出来说明一下,以提示大家提高辨识邮票品相、真伪的敏感度,也好维护买家的利益,维护好论坛交易的秩序。 鉴于实用性和可理解性,小弟就在这篇帖子里简要阐述一下怎样快速有效地鉴别二胶票。 ******** 首先我们要弄清楚邮票中背胶的概念,以及原胶和二胶(又称后胶)指的是什么?背胶是指在邮票生产过程中,按照世界邮票生产推行的做法,在邮票背面所涂抹上的胶水。这种胶水主要为了方便邮票使用,当你身边没有胶水时候,只要把邮票背后打湿就能利用背胶进行粘贴(电视特别是老电影里经常有舔一下邮票便贴在信封上的这样的镜头)。当然刷胶也起到保护邮票的作用,一般是在邮票背后刷胶,因此我们也称其为背胶。原胶是指邮票出厂时候所带的背胶,二胶(又称后胶)指的是邮票进入收藏领域后,被认为系下水过后洗去霉污重新刷的背胶。 二胶票和原胶票差价比在80%-90%,(如一套T69红楼梦小型张原胶全品市场售价1700-2000元,二胶黄票市场收购价1400左右)如何能够快速有效的鉴别二胶票,成为集邮者有其是初学者的困惑。这里借鉴一些邮友的鉴别经验,结合个人的心得供大家参考,需要说明的是,以下经验只是针对普遍的情况来说,就算是北京邮票厂的背胶也有千百种,二胶的品种就更加千变万化,个别的情况只能在实践中体会。 一,用40倍左右放大镜看齿边纸纤维有无粘连,这个可谓是一针见血的办法,由于原胶是整版刷胶,撕开后的边纸纤维呈放射状,自然而不规则,二胶多数是单枚票刷的,因此齿边纸纤维多数有粘连,或者顺一个方向,毛茬会被胶水包裹上,感觉僵硬不自然。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检验雕刻版邮票,邮票都是流水线印刷,印好的邮票从机器下线后都自动叠放在一起,某些雕刻版邮票因为轮廓线油墨较厚,即便是经过烘干处理也无法完全干透,所以叠放在一起的邮票,上面邮票的背面则会印有下面邮票的墨迹,也就是邮迷们所说的版印。雕刻版邮票的版印基本都是邮票的轮廓线。由于邮票是精确度很高的印刷品,所以版印的位置几乎和正面的图案相吻合。也有和正面图案不吻合的版印,如果版印的形状和邮票图案相同,则说明也是真版印,这是因为在叠放邮票过程中挪动所造成的。有人通过这样来判断二胶,其实也是一大误区。不就是油墨吗,伪作会给你画上去的,有了原胶做对比,二胶的位置还会画错吗?而且很多雕刻票原胶并不一定张张都有油墨,包括现在热门的金猴。所以这也只能作为一方面的辅助判断。 二,看看正面齿孔边有没有遗漏的胶渍,由于邮票生产过程中,是先刷胶后打齿孔,因此绝对不会有背胶遗漏到正面的情况。如果你发现一枚邮票正面齿孔边有胶渍,那这个票十有八九是二胶。 三,邮票的质感有差异,二胶票多数是下水先洗过,所以手感也与原胶不同,纸张一般会有比较明显的凹凸感,就象长了疙瘩一样。如果再刷二胶,一般胶都比较薄、透明,颜色较白而且胶不均匀。大体有两种类型:一种是胶上的太薄,邮票给人的手感是特别软,缺少原胶邮票的柔韧感,原胶邮票在压弯后松开手,几乎能很快恢复原状,二胶邮票则无力恢复原状。一种是胶上的太厚,邮票给人的手感是特别发僵、发硬,有种能折断的感觉。 四,看背胶颜色和厚薄,这个就最需要经验了,因为不同时期票都不一样,JT早期票原胶一般不会很亮,而且比较厚一些。二胶多数看上去较薄,有的胶层薄厚不均,比较亮,而且是亮点,不是整张亮。老纪特的原胶多数有自然淡淡的米黄色,也比较亮,很厚实的感觉,白胶的比较少。最好有相同的原胶票加以比较,比如你想买一套新的黄山,可以先买其中几枚低价盖销票,这些票几块钱一枚,一般刷二胶的投入大于收益,因此通常二胶是很少见的。拿着原胶的票进行比较,通常便能发现问题。一般同一套票中背胶的情况会比较统一,但也有例外的情况,典型的好比T69红楼梦小票,由于这套票分单双数两次跨年发行,因此背胶的情况也比较复杂,色差的存在是正常的。 PS:以上介绍的几种方法此点只有老纪特比较实用。现在的JT票就算记清楚了每一枚的背胶特征,但是用处不大。因为现有的再次上胶技术已经基本可以做到 准确模仿JT每一枚票原胶的特质。由于某些老纪特的票的背胶特征明显。而且使用的背胶也和现在使用的背胶不一样,所以小弟介绍的这几种方法来判断原二胶也还是很有用处的。 ******** 不过就算收了一套刚从印刷厂拿出来的全新邮票,经过若干年后,该票最终还是要发黄、金粉还是会氧化(就像97年发行的香港回归小型张,相信每个邮票收藏者都人手一枚,大家可以拿出来仔细看一下,是否发生了金粉氧化现象?一个才发行十10多年的票尚且如此,更别提老纪特、文革票里面的金粉了,没办法再要求它们金粉发亮的)。这是不可逆转的自然氧化现象,谁也改变不了。就是现在所谓德国灯塔等高档豪华护邮册也只不过暂时起到缓解变黄发霉的作用。 再PS:小弟拙文就算扔一小块砖头,欢迎有玉的朋友砸过来。不过那些刚开始接触邮票,到taobao买了点邮票的,用紫外灯验了几套票的就免了。 此帖子已经被guojunrui泉友于2014-3-7 2:42:05编辑过 此帖子已经被guojunrui泉友于2014-3-7 2:44:15编辑过 |